此时,正值季节相交之际,也是感冒高发的时节。很多人一感冒就去输液,殊不知,很多疾病盲目输液反而会对身体带来危害。近日,安徽省卫计委公布了“53种不需要输液”的疾病清单,清单中包括常见病多发病,一些外科、妇科炎症以及小儿的疾病,都明确可以不需要使用抗生素输液。专家介绍说:“如果疾病用口服给药能达到治疗目的,就应选择口服给药的途径。”
能吃药别打针能打针别输液
输液是一种治疗疾病时的给药途径,常用的给药途径有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推注和点滴、局部用药等。专家说:“现在所说的输液就是静脉点滴。其中最常用、最安全、最简便的是口服,如果疾病用口服给药完全能够达到治疗目的,就应该用口服给药的途径。”
输液的适应症有以下几种:大出血、休克、严重烧伤的病人;剧烈呕吐、腹泻的病人;不能经口进食的病人、吞咽困难及胃肠吸收障碍的病人等。如果不是输液的适应症,就没有必须输液。所以医生倡导的用药途径是: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
盲目输液易造严重后果
输液有其优点,就是能够使药物最快的进入血液发挥治疗作用,同时也因为是直接进入血液,所以风险也比口服、肌注大,操作的过程中有任何的不规范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导致病人死亡。
冬季是感冒高发季节,很多病人一感冒就急着去输液,但这样的做法并不正确。“感冒如果没有基础疾病和并发症,是不需要输液的。比如说,一个老年病人,原来就有肺心病,感冒诱发或加重了肺心病,出现心衰等就可能需要输液。对正常人群的感冒,口服药就足够了。还有就是感冒不合并细菌感染,就不需要用抗菌素。”专家说。
宝宝输液了,感冒就好得快吗?
我们总是认为,不管是什么病,只要输液了就好的很快。输液确有优势,对于急救病人来说,确实是必要的。可对来感冒来说呢,就真的会好的快吗?答案是:并不会!
1、感冒是有一个周期的
感冒本来就是有一个周期的,输液不能立马见效的,宝宝输入的水大都有生理盐水,药液直接输到血管里,也直接被人体吸收,我们感觉很快就好了,其实这是表面现象,病程也还是没有缩短。
2、输液对病*性感冒没用
宝宝感冒了,有90%以上的性质是病*性的,但现在是没有静脉注射的抗病*药的。很多输入身体的水是葡萄糖溶液里添加的抗生素,它们对病*性感冒基本上没什么卵用啊。
对于输液,之前听过一句话:感冒了,输液了一周就好,不输液7天才好。呵呵哒,宝妈们自己仔细读这句话。
宝宝随便就输液的危害
1、有些宝宝可能对一些药物过敏,有不良反应,输入宝宝身体的水直接进入血液里,容易发生危险。
2、宝宝经常输液,心脏、肾脏、肺功能会严重受损。
3、宝宝容易产生抗药性,生病了吃什么药都不好,怎么办都不好,只能输液,宝妈们会很烦躁,宝宝身体抵抗力也会严重下降。
4、输入的液体里会有一些没办法法去除的微颗粒,它们沉积在宝宝的血管里可能会引起宝宝肺水肿、静脉炎等疾病。
宝宝什么情况下才要输液?
听说,外国人把输液看过是一场小手术,澳大利亚人去看病基本上都不会输液。
除非宝宝病重了,需要去挂急诊,宝妈不要根据自己想当然的想法,直接去小诊所给宝宝输液。要有点自己的主见,在理智的情况下全面了解宝宝病情,根据医生的建议,大多数医生根据宝宝病情,会综合地考虑一下给出科学性的建议的。之后,宝妈们再来选择,
专家们认为,人只有出现这3种情况才是真正地需要输液的:1、吞咽比较困难。2、严重的吸收障碍(像呕吐、严重的腹泻等等)。3、病人的病情很危险又严重,病情发展很迅速,药物已经不能紧急地处理了。
宝宝有以下症状,基本上不用输液,但也可以根据病情决定;
1、上呼吸道感染:生病3天以内,体温在38℃以下,精神状态还挺好。
2、宝宝腹泻:轻度脱水
3、毛细支气管炎:轻度的喘息
4、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宝宝还没有发热、精神状态还好,血象也不高
妈妈有以下病症,不需要输液:
前庭大腺囊肿、阴道炎、外阴炎、原发性痛经、不合并贫血月经不调、慢性盆腔炎、慢性子宫颈炎、无症状的子宫肌瘤。
宝宝感冒了,咋办?
能吃药就别打针,能打针就别输液,食疗方法也不错。
如果宝宝感冒,有中低度发热,精神状态还是比较好的,先给宝宝用温水洗个澡,用一些物理降温的方法给降温;如果宝宝体温超过38.5度时,就给宝宝服用退烧药或一些儿童感冒药。
宝宝日常护理问题免费解答,传播分享健康营养。
给身体补充免疫力,从现在开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