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囊肿专科治疗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不必过分担忧猴痘病毒病死率低,传播力有限 [复制链接]

1#
怎样治疗白癜风效果好 http://pf.39.net/bdfyy/jdsb/220321/10467294.html

关于猴痘,相信这几天各大媒体和自媒体已经给大家「科普」了不少了。本来我想等更准确的研究报告出来之后再说,但是一直有不少网友在问,我就补充一些。

1.猴痘病*(monkeypoxvirus,MPXV)是正痘病*家族的,这个家族都是DNA病*,还包括赫赫有名的天花病*和牛痘病*等,后面这俩病*之前已经写过很多了,尤其是天花病*,这是我们迄今为止唯一根除的人类病*。而至于牛痘病*,我们现在「疫苗(vaccine)」这个词,就来自于牛痘病*的拉丁文「vaccinia」

2.猴痘病*这个名字,来自于年首次分离并鉴定出这种病*的动物,当时是一只从新加坡运往丹麦哥本哈根的食蟹猴。然而猴子并非猴痘病*的主要宿主(在自然界中仅有两次从猴子身上分离出猴痘病*),目前认为其自然宿主是非洲的啮齿动物。像美国年爆发的猴痘疫情,来源是一批从加纳运往德州的动物(9种动物中有6种啮齿动物,比如松鼠和老鼠),这批动物到了美国后被安置在一批土拨鼠周围,而土拨鼠出售后导致了猴痘疫情的爆发,感染了47人。

而从人类身上首次分离出猴痘病*是年,是民主刚果一名疑似患有天花的孩子身上发现出来的,这也是首次确认猴痘病*可以感染人类。

3.猴痘病*在感染人类之后,病*会在接触部位进行复制,然后扩散到周围淋巴结,有无淋巴结肿大也是鉴别它和天花的重要标准之一。猴痘的潜伏期通常为1~2周(上限认为是3周),和其他痘病*一样,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出痘,最先是口腔黏膜(通常在发热、头痛和淋巴结肿大症状出现后的1~2天),然后扩散至面部和四肢。这些皮损在结痂消退(发病后2~3周)之前,会经历斑丘疹、水疱和脓疱几个阶段。

而除了可能的疤痕和皮肤色沉外,患者通常会在症状出现后4周内完全康复。

4.在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上,最重要的问题包括一种病*的传播途径、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法。

先说严重程度。猴痘的严重程度要取决于是否接种过疫苗和感染*株。天花疫苗对猴痘有很高的交叉保护力,有效率达到85%,甚至超过了新冠疫苗对一些新冠*株的有效率。另外猴痘有两个不同的分支。西非分支的预后较好,病死率低于1%;而中非分支的致死率更高,未接种疫苗的儿童病死率大约是10%,成人的病死率要比儿童低得多。

再说传播途径。猴痘病*可通过接触受感染动物的体液、皮肤损伤或呼吸道飞沫而传播,虽然猴痘病*可以发生人际传播,但是传播力是很有限的。不过出于谨慎考虑,CDC仍然建议在负压病房隔离患者。

最后是治疗,目前对猴痘没有所谓的「特效药」,主要是对症治疗,一些抗病*药物在体外实验中有效,但是在临床应用上仍然证据不多(因为几十年来猴痘发病率一直非常低)。另外一种可能的治疗方法是接种天花疫苗,这是因为其潜伏期有1~2周,有一定的时间留给疫苗发挥效力。不过CDC目前只仅以已经接触过猴痘病*(或者疑似密接者)接种天花疫苗,不需要普遍接种。

5.以上这些就是关于猴痘的基础知识。但还有一些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虽然并不一定科学)。

比如,目前的猴痘病*是否出现了显著突变(就像新冠病*的Omicron一样)。目前的研究有限,但是已经有一些基础研究开始做了,也上传共享给各国的科研人员了。

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的研究人员就在virological.org上发了一篇文章「BelgiancaseofMonkeypoxviruslinkedtooutbreakinPortugal」,报告了比利时一名感染者的测序结果。

这是一名30岁的比利时男性,这名男性有葡萄牙里斯本的旅行史,他5月13日因为因肛周丘疹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疼痛性肿大就诊,他的伴侣也出现同样情况,并且单纯疱疹病*和梅*螺旋体检测呈阴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也是梅*的常见表现之一)。

安特卫普大学的研究人员分离了这名患者的*株,并进行了98.9%的全基因组测序。蛋白质编码区的测序结果表明,比利时*株基因组与年在英国分离的*株基因组相同(与之前尼日利亚的疫情有关,今年欧洲首例猴痘病例也是一名从尼日利亚返回的英国人)。

这也与之前的预期相同,因为和天花病*一样,猴痘病*作为一种DNA病*,其突变速度是非常缓慢的,远远低于新冠病*这样的RNA病*。过去的研究认为天花病*的进化速度为每年大约1~2个核苷酸变化,而猴痘可能会更慢,比利时这项研究再次确认了这一点(4年内变化为零)。

目前多国仍然在密切跟踪猴痘病*的传播,WHO也召开会议进行了讨论,相信近期会有更多关于其流行病学、基因测序的结果出来,这将为我们的防控提供更加充分的证据。

最后还是我们一直强调的,尊重自然,保护野生动物,避免和野生动物有过多的接触,只购买有合法来源的动物及动物制品。这些简单的措施,在某些时候可能会救我们一命。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