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感觉身体挺好的,但妇科检查却查出一堆「妇科病」,比如宫颈糜烂、卵巢囊肿、盆腔积液……整个人状态都不好了。
其实有些情况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严重,医院、药品厂家大肆渲染,好像不马上治疗就会出大问题。
那么,当我们遇到宫颈糜烂、卵巢囊肿等妇科病时该如何判断是否需要治疗呢?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宫颈糜烂不是病
很多女性认为宫颈糜烂是严重的妇科病,弄不好还会发展成宫颈癌?事实上不是这样的。
宫颈糜烂并不能算作一个疾病,大部分的宫颈糜烂是雌激素水平上升引起的生理性变化,是正常的表现,不用处理。
虽然宫颈炎症、有些宫颈内瘤变甚至宫颈癌也会表现出宫颈糜烂的症状,但不能说是宫颈糜烂导致了这些问题。
发现了宫颈糜烂,不能笼统地说治不治疗。要在进一步询问病史和检查后,才能得出结论。
卵巢囊肿不会发展为卵巢癌
排卵后卵泡形成*体的过程中,卵巢都会有生理性囊肿,但月经期自己就会萎缩消失。
即使是病理性的卵巢囊肿,大部分情况下也是良性的肿瘤;只有很小一部分卵巢囊肿是恶性肿瘤,多见于绝经后新出现的卵巢囊肿。
如果考虑是生理性的囊肿,可以下个月再复查。
如果是病理性的,也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接下去是否需要手术,手术方案还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囊肿的情况、是否有生育需求等。
一般光用药物对卵巢肿瘤几乎没有作用,不要相信有什么「神药」,结果反而耽误了治疗。
生理性盆腔积液一般不用治疗
盆腔积液不是疾病名称,是症状描述,并非所有的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盆腔、腹腔里的器官本来就会分泌一些液体,起到润滑和保护作用,是正常的生理表现。
只要没有别的异常,B超发现少量盆腔积液不用大惊小怪。因此,生理性盆腔积液一般不用治疗。
盆腔炎症、宫外孕、卵巢囊肿破裂等情况可能出现病理性的盆腔积液,但量一般较多,而且可能伴有小腹胀痛、月经紊乱甚至不孕的情况。
因此,病理性的盆腔积液要根据具体原因和临床表现来确诊,再做下一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