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10万人建一所普通高中各年级不得超过20个班(图)
漫画牛力我省制定普通高中办学条件“范本”,并在教育系统公开征意见 随着我省城市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一些地方的学校布局已经与当地发展不相适应,新学校的建设与学校撤并趋势无法阻挡。在这一进程中,外省市“豪华”学校、“空巢”校舍两种极端现象也曾被媒体报道。另外,如今学校布局不合理带来的“后遗症”已经凸显,如学校布局问题给当地交通带来巨大压力。一位*府负责人曾经说,城市哪里有学校,哪里就成为交通堵点。因此,新学校如何建设,在哪儿建,投入多少等都成为各级*府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在中小学办学基本标准出台之后,11月5日,省教育厅公布了《山西省普通高中办学基本标准(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为《标准》),在教育系统公开征求意见。一所城市应该建多少所高中,一所高中每个年级应该有几个班,操场有多大,老师怎么配置,宿舍距离厕所应该多远……这些问题都能在其中找到“答案”,我省各级*府今后再新建高中有了统一标准。该《标准》适用于山西省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完全中学。它是各级*府规划、设置和管理学校的重要依据,也是评价学校办学条件的标准。学校设置或撤销须由市级以上*府批准
学校设置、规模是《标准》首要解决的问题。为保证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效率,原则上,每10万人设置一所普通高中学校。每校规模以8到16轨为宜,最小不得低于4轨,最大不得超过20轨。(注:轨制是教育规划上的度量单位,用于反映学校的规模。“4轨制小学”就表示该小学中各年级有4个班,“12轨制初中”表示该初中各年级有12个班。)
为确保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要严格控制班容量,每班学生数以45人为宜,不得超过55人。普通高级中学的设置或撤销,必须由市级以上人民*府批准。各地要根据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要求,结合人口密度和分布、变化状况,以及初中毕业生数量的发展趋势,综合考虑交通、环境等因素,科学设置、合理布局普通高中学校,并使学校适应现代教育需求,具有适宜规模和可持续发展空间。
校园规划与设计,应严格执行国家现行有关建设标准和建筑设计规范。新建、改建、扩建学校,不折不扣地履行基本建设程序,都必须先规划、勘察和设计,严格履行报批手续,然后方可施工。校园的总体规划设计应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地形、地貌,根据需要适当预留发展用地。应适应并符合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和教师学习、工作、生活,确保师生安全。
学校区域布局要坚持育人优先、学生优先,重点满足学校育人的功能要求,合理区分教学区、体育运动区和生活区,做到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
教学、图书、实验用房应布置在校园的静区,并保证良好的建筑朝向。音乐教室、琴房、舞蹈教室的布置应尽可能减少对教学用房的干扰。学校主要出入口不宜紧靠城市主干道
学校主要出入口的位置,应便于学生就学,有利于人流迅速疏散,不宜紧靠城市主干道。校门口要设门卫室。学校要以安全、便利为原则,根据实际需要在校园内设置道路、广场和停车场。
校门外侧应留有缓冲地带和设置警示标志。校园内建筑布局应合理、紧凑、集中,建筑形式和建筑风格要力求体现教育建筑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特色。具有优秀历史文化重大价值的校园及校舍应依法保护,并合理保持其特色。校园绿化、美化应结合建筑景观统一规划设计和建设,以形成优美的校园环境和人文景观,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校园内各建筑之间、校内建筑与校外相临建筑之间的间距,应符合城市规划、卫生防护、日照、防火等有关规定。校舍的设计和建设,应充分考虑学校进行现代化教学所需通讯、强弱电、燃气、采暖、采光等方面的要求。
校园内的主要交通道路应根据学校人流、车流、消防要求布置,路线要通畅便捷。体育活动场地与教学用房应有合理的间隔,联系便利。设有环形跑道的田径场地、球类场地,其长轴宜为南北方向。学校水、电、暖设施在设计中应科学合理,充分体现安全、节能要求。室外水、电、煤气、热力、通讯等地下管线设置,应根据校园总体规划的要求合理布置。学校食堂应距离污染源25米以上
学生宿舍应按男、女分区或分单元布置。学生宿舍应设有厕所、盥洗设施。宿舍外设厕所的,宿舍距离厕所不超过30米,沿途应有路灯。楼梯不得采用螺旋形或扇形踏步。普通高级中学非寄宿制学校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基本指标不低于6平方米,规划指标不低于8平方米。寄宿制学校应根据需要增加建筑面积。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住宿生比例,学生宿舍按照建筑面积5.5平方米/生的标准建设。
校舍建筑应按防御各类重大意外灾害的相关规范要求进行设计。教学用房以及学生宿舍和食堂,抗震设防类别应不低于重点设防类,建筑结构应采用抗震性能好的结构体系。建筑材料的强度等级、型号、规格、质量等材料性能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满足设计的要求。
食堂应距离污染源25米以上,应有相对独立的食品原料存放间、食品加工操作间、食品出售场所及餐厅。图书馆馆藏图书必须是合法出版物
图书馆馆藏图书内容,应以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类图书,以及教师使用的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及工具书为主,并按规定及时剔旧、更新。一般每年新增图书比例不应少于藏书标准的1%。各种馆藏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等必须是国家合法出版物。图书馆(室)应配置能满足正常阅览和管理需要的各类藏书设备、阅览设备、安全设备、图书管理信息软件和必要的办公设备。有条件的可增设电子阅览室,增加电子图书、音像视听资料的配备,实行计算机管理,与校园相结合。
寄宿制学校,学生宿舍内按照每生一床的标准配置床铺,上铺应设有符合安全要求的防护栏;宿舍应有符合要求的照明、取暖和卫生设施、换气窗;宿舍一层出入口及门窗,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食堂应配备足够的通风、照明、排烟装置和有效的防蝇、防尘、防鼠、污水排放以及存放废弃物的设施设备;要配备清洗蔬菜、肉类、餐具的设施设备,不得混用;生熟食品、主副食品加工设备要严格分开。应配备专(兼)职心理咨询教师
各学校的队伍配置要按照国家及省有关规定,按编、按职数、按需要配备。队伍配置包括四部分:领导班子、专任教师、教辅人员、生活辅助人员。队伍的配置既要考虑队伍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学科结构,也要考虑到他们的优势以及易于与学生交流沟通等因素,以组建更加有利于优化管理水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队伍。
要严格按照国家及省相关编制标准配备专任教师。具体到师生比的编制标准,城市为1:12.5、县镇1:13、农村1:13.5。学科教师要按课程标准规定学科配齐,通用技术课程必修课、信息技术教师每6个班配备一名,音乐、体育、美术教师每8到9个班配备一名。普通高级中学应配备专(兼)职心理咨询教师。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在岗教师均需取得高中教师任职资格证、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要按规定定期参加国家和省、市、县等组织的各种培训,逐步提高专业化水平。
各学校要严格遵守“非教学人员比例不超过教职工总数的16%”的规定。要坚持在编制范围内,按照职位分类、专兼结合、一人多岗的原则,合理配备教职工。教辅人员主要指从事教学实验、图书、计算机络教育、财务会计以及卫生保健等教学辅助工作的人员,此类人员要根据学校实际需要和国家及省有关规定配备。
卫生保健方面,寄宿制学校或600名学生以上的非寄宿制学校,要配备持有专业执业资格证书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一名,600名学生以下的非寄宿制学校,应配备保健教师一名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一名,保健教师应具备教师资格。
校长应有5年的教育教学工作经历,且需由县级以上教育行*部门审批,办学单位聘任,持证上岗。领导班子配备的数量和资格方面,学校规模在8到12轨的,配备校级领导3人;规模在12轨以上的,可酌情增加校级领导一到两人。班子成员要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中级以上专业职称;有较高的道德修养、理论修养、有创新意识和能力、有实干精神;有较高的学校管理水平、教学水平及科研水平;有较强的服务意识。
该《标准》对于建设用地面积、保健与健康教育设备配备、音乐设施设备配备等都有详细规定,比如钢琴,8轨制的学校要有3架,12轨的有3到4架等。可以说,我省制定的普通高中办学基本标准不仅对校舍建设设计有规定,而且对于教育仪器、设备数量都有具体规定,给出了一所标准高中的“范本”。本报 *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