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乳腺的健康是较多女性十分在意的,而女性乳腺皮肤附属器也十分的容易诱发肿瘤疾病。其中乳腺透明汗腺细胞瘤、乳腺乳头状汗腺细胞瘤以及乳腺乳头状囊性汗腺瘤是为女性乳腺皮肤附属器汗腺较为高发的良性肿瘤。
一、乳腺透明汗腺细胞瘤的介绍
乳腺透明细胞瘤是来源于皮肤小汗腺的一种良性肿瘤,多发于青春少女的头皮、面部、腋下、会阴及乳腺等部位的皮肤。本病曾有过许多命名如结节性汗腺瘤、透明肌上皮瘤等。透明汗腺细胞瘤多为单发、生长缓慢。当电灼或放射线刺激可使瘤体生长加快。
1、发病概况
其发病率无完整的统计报道。但与全身相比,发生在乳腺癌者相对较少。多发于青春期(10~20岁)女性。
2、病因及病理
①病因
病因不是十分清楚。但该肿瘤形成后在受到刺激,特别是放射线或电灼等情况下生长明显加快。②病理
肉眼可见位于乳腺皮内,呈结节状或圆形肿块,直径多在0.5~2厘米,无包膜,切面实性或囊性。镜下可见瘤组织由多角形、胞浆透明和圆形的瘤细胞构成,瘤体可呈实体或巢状,巢内有大小不等的腔隙。有时可见到似小汗腺样表皮内导管样结构;胞浆嗜碱,核呈梭形的细胞,该细胞排列于细胞索团边缘;由立方上皮构成的腺样结构。间质由纤维和血管构成,可发生透明变性。
3、临床表现
①发现乳腺皮下无痛性肿块就诊。肿块生长缓慢,其肿块表面皮肤中央可有破溃倾向。②检查:肿块呈圆形或分叶状、结节状,直径在0.5~2厘米,界限清楚,光滑可移动,质稍硬或有囊性感,无压痛。肿块中心部位皮肤有破溃的趋势。
4、诊断
①本病多发于青春少女。在乳腺真皮内有结节状肿块,境界清楚,光滑,实性或囊性,直径在0.5~2厘米,生长缓慢,无任何不适。
②本病发生在乳腺的同时,身体其他部位可能也存在类似的肿块。
③确诊需病检。
5、鉴别诊断
①与鳞状上皮癌鉴别:鳞状上皮癌多位于乳头,生长迅速,肿块呈菜花状,有浸润和转移现象。本病瘤体位于乳腺皮内,呈实性或囊性,结节状,生长缓慢。
②与乳头汗腺瘤鉴别
二者均位于皮下,呈结节状,无任何不适。但二者的发病年龄差别较大。乳头状汗腺瘤多发生在35~45岁育龄期妇女;本病多发生在青春期,瘤体表面皮肤有破溃现象。
6、治疗
药物以及放射治疗对于该病的治疗效果极差,手术切除治疗是最佳的选择。本肿瘤切除时应尽可能将肿瘤及周围部分正常组织一同切除,力求干净彻底。否则术后会很快复发。
二、乳腺乳头状汗腺细胞瘤
乳腺乳头状汗腺细胞瘤来源于女性乳腺皮肤的大汗腺,属于良性肿瘤。该肿瘤的生长速度缓慢,并且不会产生不适的症状,因此多数患者确诊时病情已较差。
1、发病概况
本病在临床上时可见到,但与身体其他部位发生本病的情况比较,则乳腺癌发生率就很少。多发生在35~45岁的育龄期妇女。
2、病因及病理
①病因
该病的病因尚不明确。
②病理
肉眼可见肿瘤呈结节状,有完整包膜,直径在0.5~1厘米,与周围无粘连,切面呈灰白或灰黄色,有囊管状结构。在镜下可见:瘤内有大小不等的囊腔,其内充满乳头状物,乳头及囊内衬以单层柱状细胞,核位于基底呈圆形,胞浆丰富。
3、临床表现①多以乳腺皮内无痛性肿块就诊。
②检查时乳腺皮内可触及0.5~1厘米圆形或椭圆形肿块,质中硬,有囊性感,边界清楚,可移动,无压痛。
4、诊断
本病多见于35~45岁育龄期妇女,乳腺皮内可触及0.5~1厘米圆形或椭圆形肿块,界限清楚,质中硬,有囊性感。无症状,多是无意中发现肿块。
5、鉴别诊断
本病与皮脂腺囊肿、透明汗腺瘤、表皮样囊肿等在临床上不易鉴别,须作病理检查确诊。
6、治疗
本病尚无其他较好的治疗方法,手术切除肿块为最佳方案。
三、乳腺乳头状囊性汗腺瘤
乳腺乳头状囊性汗腺瘤是临床上很少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见于青春期少女的头皮、面部、腋下、躯干以及乳腺等处。
1、发病概况
本病发生在乳腺皮肤者较少见。通常为儿童期发病,到青春期明显增大。
2、病因及病理①病因
目前尚不十分清楚。
②病理
肉眼可见肿块呈乳头状,疣状或斑块状。仔细观察其肿块是由小囊性损害及带有脐窝状的丘疹融合而成。有一个或数个囊状凹陷,从表皮向下凹陷。囊下部有许多乳头状突起伸向囊腔。
在镜下可见:主要由鳞状上皮、腺上皮以及立方体上皮构成的囊状凹陷和乳头。面向囊腔的表层为柱状细胞,胞浆丰富,核大,有分泌现象。深层为肌上皮细胞,其间有炎细胞浸润,乳头中央有纤维血管束。
3、临床表现
①以乳腺皮肤斑块或乳头状物就诊。往往是在儿童期就有丘疹或小斑点,在青春期迅速增大。②检查:在乳腺的皮肤上可见到囊状凹陷或疣状或乳头瘤状斑块。斑块的直径可达3~4厘米,为棕褐色伴有黄色斑点。斑块表面可有结痂。囊内可溢出血性、浆液性或黏液性物质。
4、诊断
本病均发生在青春少女,儿童时即存在,到青春期迅速长大。检查可见病变处呈瘤样增生或斑块状,或皮肤出现囊性凹陷。病变处皮肤破损,有血性渗出以及结痂等表现。本病的诊断凭以上临床表现一般均可以确诊。
5、鉴别诊断
①与乳腺癣鉴别:乳腺皮肤癣有时也表现为斑块并渗出,结痂等。但一般癣表现为圆形,瘙痒明显,上面覆盖细薄鳞屑,有时有自愈的倾向。
②与乳头的乳头状瘤鉴别:乳头状瘤发生在乳头部位,肿物呈乳头状或菜花状。而本病则发生在乳腺任何部位的皮肤,发生在乳头皮肤则罕见。病理检查可确诊。
6、治疗
①本病对药物及放射线治疗均无明显效果,手术切除即告治愈。②电凝治疗:用双极电凝或针型电凝烧灼病变皮肤,使瘤细胞变性坏死,待结痂脱落后即愈合。电凝时电流不宜过大,不能太靠近正常皮肤,更不能深入皮下,斑块过大时分次电凝亦可。
结语:女性乳腺的健康十分重要,乳腺周围附属器的健康同样不同忽视。虽然发病率较低,但是对于身体的危害较大,且目前病因尚不明确,治疗手段十分有限,需要尽可能的早发现、早治疗,争取达到较好的预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