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佑生命,传播友谊
文/图:宁晓娥
编辑:曹晓红
年9月18日,我随同陕西省第32批援医疗队的其他41名队员奔赴万里之外的世界“火炉之国”——苏丹,执行为期两年的医疗援助任务。医院是苏丹“医院。
医院妇产科设床位36张,有8名护士和一名苏丹妇产科大夫,而且这位大夫同时担任院长之职,他每周除了行*工作,有一天门诊和一天手术的安排,而且不参与值班,所以作为妇产科医生,我就成了这批援苏丹医疗队唯一常年24小时值班的援外医生。这里的医疗设施非常简陋,门诊产检仅凭一个听筒和血压计,病房血压计早己袖带破损不能用,医院找不到一个体温表,妇产科器械采用煮沸消*,但准确地说,护士用的器械基本是水热到90度左右就开始使用,根本没有煮沸。手术室的条件更是异常简陋。尽管如此,我们医疗队员还是决心克服各种困难,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上班第一天下班后,我就带针线缝好了血压计袖带,解决了住院病人测血压的问题。平时不管晚上急诊多忙多累,第二天病房门诊工作都没有停止过,即使在我患病和发生烫伤期间都没停止过。许多病人远道慕中国医生之名而来,就诊一次确实不容易,决不能推诿。由于多年来医疗队在当地留下良好的口碑,患者不顾路途遥远,前来就医。病患多,经常冒着高温、汗流浃背,连续接诊和手术,不能按时吃午饭已成为常事。这样的工作压力和强度对50多岁的我来说还是很吃力的,但不管多么辛苦,都必须倾注全部的热情和心血,为苏丹人民服务。
虽然阿布什有苏丹妇产科大夫,但大多数病人都选择中国医生诊治。去年十一月的一个周六,这天正好是阿布什街市日。每逢街市病人特别多,因为大多数苏丹女人平时出门不容易,有街市她们可以看病逛街一举两得。那天我头痛腰痛浑身酸困没有一点力气,当时感觉自己每站起一下都特别吃力,走路都有点把握不住平衡,而门诊就诊人数竟达50人之多,创造了来苏丹门诊病人之最,就这样从早上9点一直坚持到下午两点半,没吃没喝,直到处理完最后一个患者,才踉踉跄跄回到宿舍,一头载到床上就浑然睡了过去,进入了那个我至今都不能忘记的梦境:我病了,躺在床上昏昏欲睡,这时房门被推开了,走进来的是老公、女儿、女婿,我惊呆地坐了起来,想问你们怎么来了,却哽咽地说不出来,便一下子把女儿紧紧地搂在怀里,泪水像断了线的往下流……
“咚咚咚”,吃晚饭时,队友发现我中午晚饭都没见去吃,就来敲门叫我吃饭,当我满脸通红站到队友面前,把队友们吓了一跳,赶紧拿来体温表一测38.5℃。就在这天晚上凌晨两点多,病房又来了一位头位难产的患者,宫口已开全3个多小时,抬头下降阻滞,血尿。“先兆子宫破裂,立即手术”,这时,我完全忘记自己是个病人。由于手术及时,母子平安。就在手术结束的那一刻,我突然大汗淋漓,双腿发软,一下子瘫坐了下去。
年3月26日是女儿大婚的日子,凌晨两点多(国内7点多),亲戚朋友不断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