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囊肿专科治疗医院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艾养生吃药三年,不如艾灸十天
TUhjnbcbe - 2021/1/31 19:13:00

濒湖山人

您的私人健康顾问

?濒湖山人公司简介

?个经络穴位大全

?常见种病症艾灸方法大全

?常见疾病--健康小妙方(视频)

?中老年人养生保健秘方

濒湖山人艾灸商城

《孟子》中曾载:“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医学入门》讲“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灸法是借艾火的纯阳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来调节脏腑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病防病、养生保健的目的。

《名医别录》载“艾叶苦微温,无*,主灸百病”。

施灸的原料,以艾叶为主。艾,为纯阳之性,具有温通经络,行气活血,去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及防病保健的作用,用于防病保健已有数千年历史。

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中说:“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差,则瘴疠温疟之气不能著人。”

清代吴亦鼎在《神灸经纶》中说:“夫灸取于火,以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用刚,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人脏腑。取艾之辛香作炷,能下二经,入三阴、理气血,以治百病,效如反掌。”

这些记载和论述,说明了艾灸既可防病,又可治病。

艾灸的基本原理:

艾灸根据风、寒、暑、湿、燥、火六淫所引起的不同症状,能使人全身表面皮肤红润,毛孔扩张,让药物迅速进入人体,循经而行,内达脏腑,由表及里产生效应,起到疏通经络、温补经络、活血化瘀、祛风散寒、排寒袪湿、清热解*、消肿止痛、调整阴阳、协助睡眠、通行气血、濡养全身等。

艾灸的作用:

艾灸的作用主要有六种:通经活络、行气活血、祛湿散寒、调节阴阳、回阳救逆、防病保健。艾灸的好处也越来越多的体现在现代应用上。

?艾灸的作用一、通经活络

经络分布于人体各部,内联脏腑,外布体表肌肉、骨骼等组织。正常的机体,气血在经络中周流不息,循序运行,如果由于风、寒、暑、湿、燥、火等外因的侵袭,人体或局部气血凝滞,经络受阻,即可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和一系列功能障碍,此时,艾灸治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平衡机能的作用,临床上可用于疮疡疖肿、冻伤、癃闭、不孕症、扭挫伤等,尤以外科、伤科应用较多。

?艾灸的作用二、行气活血

气是人的生命之源,血为人的基本物资,气血充足,气机条达,人的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艾灸可以补气、养血,还可以疏理气机,并且能升提中气,使得气血调和以达到艾灸保健的目的。所以艾灸可用于血寒运行不畅,留滞凝涩引起的痹证、腹泻等疾病,效果甚为显著。

?艾灸的作用三、祛湿散寒

气血的运行,遇寒则凝,得温则散。中医认为,血见热则行,见寒则凝,故一切气血凝涩的疾病,均可用温灸来治疗。艾灸疗法通过对经络腧穴的温热刺激,起到温经通络、散寒除痹的作用,以加强机体气血运行,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艾是纯阳植物加上火的热力渗入阳气驱出阴邪,艾灸疗法对湿寒之证特别有效。

?艾灸的作用四、调节阴阳

艾灸不仅可以起到益气温阳,升阳举陷,安胎固经等作用,对卫阳不固、腠理疏松者,亦有效果。使机体功能恢复正常。如脱肛、阴挺、久泄等病,可用灸百会穴来提升阳气,以“推而上之”,又如《类经图翼》云:“洞泄寒中脱肛者,灸水分百壮”。总之,这也是灸法的独特作用之一。

?艾灸的作用五、回阳救逆

正所谓“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艾灸有回阳救逆的作用在古书上就有记载。气阴两脱急取神阏、关元艾灸以回阳救逆。

阳气虚弱不固,轻者下陷,重者虚脱。艾叶性属纯阳,火本属阳,两阳相合,可益气温阳,升阳举陷,扶阳固脱。

?艾灸的作用六、防病保健

因为灸疗可温阳补虚,所以灸足三里、中脘,可使胃气常盛,而胃为水谷之海,荣卫之所出,五脏六腑,皆受其气,胃气常盛,则气血充盈;命门为人体真火之所在,为人之根本;关元、气海为藏精蓄血之所,艾灸上穴可使人胃气盛,阳气足,精血充,从而加强了身体抵抗力,病邪难犯,达到防病保健之功。

艾灸在美容方面的功效

温肌散寒、疏风解表;温经通络、活血散瘀;温中活里、强脏壮腑;温阴补虚、回阳固脱;行气活血、消火化淤;平衡阴阳、保健防病。

面部皮肤方面:可加速皮肤的血液循环,使老化细胞代谢,新细胞再生加强,淡化色斑,减少皱纹,使肤色红润,延缓衰老。

眼部方面:可改善眼袋、黑眼圈、眼睑下垂、皱纹、延缓眼部的松弛老化现象,使眼部恢复光彩。

认识几个艾灸常用美容穴

合谷

在与食指相连的掌骨(与手指相连的骨头就叫掌骨)的中点靠近大拇指侧这个位置,一般在食指拇指并拢靠在一起时,肌肉的隆起点处。

太冲

足背面第1、脚趾中间向后轻轻按压,能摸到明显的骨间隙所造成的凹陷,就是太冲穴。

三阴交

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自己的手除了拇指意外的四指并拢的宽度),胫骨内侧缘后方。

血海

大腿内侧,膝盖骨内侧端向上寸,股四头肌内侧头隆起处。

关元

小腹正中,肚脐下面一巴掌的位置(四指并拢的宽度)。

气海

肚脐下面,肚脐和关元穴的中点。

足三里

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该处即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和图片综合自网络,本平台重在交流分享,非商用,若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提醒:本平台分享出来的方剂、配穴建议、施灸方案等仅供同道参考和交流,并非适合所有人群,建议患者就医辩证诊治,请在医生的指导下使(服)用。

目前+人已
1
查看完整版本: 艾养生吃药三年,不如艾灸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