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囊肿专科治疗医院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湯液經方藥物志一middot瞿
TUhjnbcbe - 2021/2/22 10:37:00

前言:

《神农本草经》,现存的最古老的中药学著作。

药本《神农》,后世渐非,发皇古义,融会新知。

让医学的归医学,让神学的归神学,让宗教的归宗教。

尘归尘,土归土。(感觉自己不正经了)

瞿麦,多年生草本,叶对生,两性花,花期8-9月,果期9-11月。石竹科植物瞿麦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果期采割,除去杂质,晒干,切段,生用。

药材特征:茎圆柱形,节部膨大;表面淡绿色或*绿色,略有光泽;无毛。叶多皱缩,*绿色;茎质脆硬,折断面中空;气无,味甘。

《神农本草经》:

瞿麦:味苦,寒。主关格,诸癃结,小便不通;出刺,决痈肿,明目去翳,破胎堕子,下闭血。一名巨句麦。生川谷。

“瞿”字,大有来头,是一个古老的姓氏,殷商王朝第二十八代,有个暴君,帝号“武乙",就叫子瞿,子姓,名瞿。据北宋·王黼[fǔ]《宣和博古图》记载,商代青铜器皿中有“瞿父鼎”,是武乙时期冶铸的,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而且,武乙后裔受封于今四川省双流县牧马山一带,“瞿”即为封地名,建立瞿国,称呼为“瞿上城”。瞿父是瞿姓的始祖,后世子孙遂以瞿为姓氏,沿用至今。春秋时孔子的弟子商瞿,字子木,跟随孔子学习《易经》。商瞿是鲁国人,因生于四川双流县,居于瞿上,故名商瞿,其旧居称为“商瞿里”,后来在这里居住的人,分别以地名取商姓和瞿姓。

据《山海经·南次二经》记载:“(羽山)又东三百七十里,曰“瞿父山”,无草木,多金玉。”

据此,个人有个小小推断,《山海经》的年代不会早于武乙,《神农本草经》的年代应该也不会早于武乙时期(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其在位时间定为公元前年—公元前年)。但《本经》所记载的药物学知识应该是积累了很长一段时期,大胆推测,武乙之前,商之前,夏之前,甚至更古老的新石器时代,longlonglongago。

汉字还真是有意思,把“瞿”字上下分开来看,上为两“目”,下为“隹(zhuī)”,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隹,鸟之短尾之总名也。”

看看这个古体字,是不是叮咚一下就会意了。这是一个会意兼形声字。《说文》:“瞿,隼之视也。”所以,瞿又指飞禽大鸟类(主要是鹰、雕、隼等)注视的样子,也作“天目”、“天眼”的意思。安徽中医药大学王德群教授《图考神农本草经》:瞿麦虽为双子叶植物,但叶形却似单子叶植物的麦类之苗,用“麦”言其叶形也;其果长圆形,直立于枝顶,犹如雀鸟顾视警惕观看态,再称“瞿”也。两字相合,“瞿麦”之名出也。

瞿,还指戟一类的兵器;又通“衢”,四通八达的大道。

所以卢之颐就腻害了,以这个明朝末期以儒理、佛理推演药理的中医学老怪,在《本草乘雅半偈(jì)》中说的更全面,结合字义把《本经》中瞿麦的功效也综合了进去:“瞿,戟属。四矛为瞿。又四达为瞿。亦鹰隼之视为瞿也。麦者,实囊形相似尔。主明目去翳者,取鹰隼之能视;去刺决痈肿,破胎堕子者,取戈矛之四出;治关格诸癃结,小便失利,不闭血者,取四达之通瞿,通因塞用,急方之通剂也。但气味苦寒,设非火热为本因,反成箪瓢之耳。”古代的医家真是棒棒哒,这等学识后辈望尘莫及。

——————————

瞿麦组方,见于《金匮要略》。

其一,《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病疟,以月一日发,当以十五日愈;设不差,当月尽解;如其不差,当云何?师曰:此结为症瘕,名曰疟母,急治之,宜鳖甲煎丸。

鳖甲十二分,炙;乌扇三分,烧;*芩三分;柴胡六分;鼠妇三分,熬;干姜三分;大*三分;芍药五分;桂枝三分;葶苈一分,熬;石苇三分,去毛;厚朴三分;牡丹五分,去心;瞿麦二分;紫葳三分;半夏一分人参一分蛰虫五分,熬;阿胶三分,炙;蜂窠四分,炙;赤硝十二分;蜣螂六分,熬;桃仁二分

上二十三味,为未,取煅灶下灰一斗,清酒一斛五斗,浸灰,候酒尽一半,着鳖甲于中,煮令泛烂如胶漆,绞取汁,内诸药,煎为丸,如梧子大,空心服七丸,日三服。”

癥瘕,人体内有形肿大的积聚痞块,如脾肿大,肝肿大,子宫肌瘤等,器官实体肿大,按之坚硬,推之不移。

疟母,疟疾久延不愈,致气血亏损,瘀血结於胁下,并出现痞块,名为疟母,类似久疟后脾脏肿大的病症。

鳖甲煎丸由23味药物组成,药味之众可称大方,归《素问·至真要大论》的“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之属。鳖甲煎丸包含了四张经方的主药,即小柴胡汤、桂枝汤、大承气汤和桂枝茯苓丸,因此该方就具有疏肝和营,活血化瘀,攻下导滞的功效。从原文所治以及后人对此方的运用来看,基本上都离不开疟疾和肝炎等原因引起的肝脾肿大,胸、腹部肿瘤,囊肿等,包括肝硬化,肝纤维化,子宫肌瘤,乳腺增生等实体性病变。

方中,瞿麦功效不离《本经》,当有通利小便,破血逐瘀的作用。

其二,《金匮要略·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苦渴,栝蒌瞿麦丸主之。

栝蒌根二两;茯苓三两;薯蓣三两;附子一枚,炮;瞿麦一两

上五味,末之,炼蜜丸,梧子大,饮服三丸,日三服。不知,增至七八丸,以利小便,腹中温为知。”

说实在,临床所用此方真是不多,因为”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出自张子和《儒门事亲》),一棒子就把很多经方打死了或者让很多医生不敢用,但仲景先师很多情况下都是相反同用,如甘遂半夏汤中甘遂、甘草同用治留饮;赤丸以乌头、半夏合用治寒气厥逆;附子粳米汤中附子、半夏通用治中焦虚寒停饮的腹满。孙思邈《千金翼方》中大排风散、大宽香丸都用乌头配半夏、瓜蒌、贝母、白及、白蔹;连张子和自己在《儒门事亲》中通气丸都是海藻、甘草同用;《景岳全书》的通气散则以藜芦配玄参治时*肿盛、咽喉不利。现代也有文献报道用甘遂、甘草配伍治肝硬化及肾炎水肿,芫花、大戟、甘遂与甘草合用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取得较好的效果,从而肯定了反药可以同用观点。

但细细推之,此方真是越咀嚼,越有韵味。本方主治为上燥下寒的小便不利。上燥有栝蒌根、山药,下寒有附子、茯苓,山药可以制水,茯苓可以利水,那瞿麦苦寒,是针对上燥,还是下寒呢?针对上燥,则苦伤阴;针对下寒,则寒伤阳。

推之大*附子汤,原文明确”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却以峻猛苦寒之大*三两为君;一派里阴寒实积滞,却有”发热“。种种种种,结合前文神机化灭,气立孤危(二):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保和丸之中连翘、桂枝芍药知母汤中之知母,可知,尤在泾、张秉成所言"肿坚之处,必有伏阳”、“积阴之下,必有伏阳”,可明,结合反性,去性存用。

清代医学家周岩在《本草思辨录·瞿麦》言:“瞿麦本淋药,而栝萎瞿麦丸之小便不利,与淋证有间,何以用瞿麦,乃是方之微旨,则有可窥见者在焉。小便不利而有水气,其为下焦阳虚,显然易见。阳虚于下而热浮于上,所以又渴。薯蓣附子能温肾补虚而不能止渴导水,故辅以栝蒌根之生津,茯苓之化气。然小便不利而用薯附,岂无封蛰之虞。栝苓又和缓有余而勇健不足。然则排决之任,自当属之瞿麦。此以淋药治小便不利而恰如其当,仲圣真神化无方矣。”

《本经》中瞿麦的首要功效即是“主关格,诸癃结,小便不通”。

从周岩所言,针对小便不利,茯苓药效是缓和的,而瞿麦排决勇健有力,至少比茯苓功效强而快。再者,东汉一两15.克,炮附子一枚20克左右,瞿麦合附子,更多是为推陈致新,恢复下焦气化。

——————————

《本经》中瞿麦的部分功效除了在以上两方证有所体现外,仲景再无描述,或者有所佚失?不得而知。况且,整部《伤寒杂病论》中未收录《本经》的还有很多。

“出刺”:清·汪讱庵《本草易读》:竹木入肉,水煎末服。清·张璐《本经逢原》:取鲜者捣吐竹木刺也。

“决痈肿”:

南朝梁·姚僧垣《集验方》单味瞿麦研末外敷或煎洗治妇人外阴糜烂,皮肤湿疮。

唐·孙思邈《千金翼方》瞿麦散主诸痈,溃及未溃,脓血不绝,不可忍之。

北宋·唐慎微《证类本草》:(瞿麦)子排脓。(瞿麦)叶治小儿蛔虫,痔疾煎汤服。丹石药发并眼目肿痛及肿*,捣敷。治浸淫疮并妇人阴疮。崔氏治鱼脐疮*肿,烧灰和油敷于肿上,甚佳。

医院李春棠主任,善以瞿麦为主治疗多种囊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除大量应用瞿麦外,还善于配伍厚朴、枳实、香附、郁金、玄明粉等药,以加重理气散结功效。病例:罗某,男,52岁,年7月23日初诊。主诉上腹部胀满疼痛半年余,目*20天。伴恶心,厌食油腻,口渴不欲饮,小便*赤,大便不爽。体检:双侧巩膜*染,于左上腹部可触及一肿物,表面光滑。舌质红,苔*微腻,脉弦数。B超示:胰腺囊肿,4.5cm×3.2cm。证属气滞温热内阻。予瞿麦50g,厚朴10g,香附15g,郁金12g,金钱草20g,玄明粉3g,延胡索10g,牡丹皮10g,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剂。服20剂后,上腹疼痛及*疸症状减轻。原方加苍术、*柏各15g,服40剂后*疸消退,B超复查囊肿2.0cm×1.1cm,由于患者长期吃中药不便,故改为单味瞿麦煎汁代茶饮服用。3个月后B超复查囊肿消失。中医杂志,,(8):

“明目退翳”:

唐·王焘《外台秘要》:疗眯目不出淫肤,瞿麦散方。瞿麦、干姜各二分,上二味为散,以井华水服方寸匕,日三,不过三眯出。

北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眯目生翳,其物不出者,生肤翳者∶瞿麦、干姜(炮)为末。井华水调服二钱,日二服。

注:①眯目:系指异物入眼,存留在角膜、结膜之上而产生的病证。②井华水:《本草纲目》:“平旦第一汲为井华水。其功极广,又与诸水不同。”

“破胎堕子”:唐《千金方》:治产,经数日不出,或子死腹中,母欲死。清·严西亭《得配本草》:煎浓汁服之,下子死腹中。

“下闭血”:《证类本草》:(瞿麦)子治月经不通,破血块。

唐·苏敬《新修本草》:养肾气,逐膀胱邪逆,止霍乱,长毛发。

通膀胱,利小便以推陈致新,故旧水去,新水生,肾与膀胱气化恢复,故以攻为补,养肾气,肾之华在发,发的生机根源于肾,故长毛发。所谓止霍乱,胡为利小便实大便耳?

禁忌:

南朝梁·代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蓑草、牡丹为之使。恶桑螵蛸。"明·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妊娠不可服。"明·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凡肾气虚,小肠无大热者忌之;胎前产后一切虚人,患小水不利,法并禁用;水肿蛊胀,脾虚者不得施。"

现代药理:

1、对肠管有兴奋作用。瞿麦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强肠胃的蠕动。
  2、杀灭血吸虫。

3、免疫、抑菌作用。瞿麦对于大肠杆菌等抑制作用。4、杀虫。瞿麦的乙酸乙酯提取液对于杀根结线虫活性具有很强的作用。 5、兴奋子宫。

6、溶血作用。

7、瞿麦具有抑制心肌、扩张血管、降压等作用。瞿麦还可止痛和抗肝病*。

仍有三个疑问:

栝蒌瞿麦丸之渴和五苓散之渴有何不同?

栝蒌瞿麦丸为肾气丸之变制,如何理解?

栝蒌瞿麦丸的八纲六经归属?

诚心恳请,望留言赐教。

年3月19日

林泉成

于星城辰州

冷冷的骷髅王

1
查看完整版本: 湯液經方藥物志一middot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