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湖山人公司简介
?个经络穴位大全
?常见种病症艾灸方法大全
?常见疾病--健康小妙方(视频)
?中老年人养生保健秘方
濒湖山人艾灸商城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太阳位于*经10°。大暑期间,中国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等习俗。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此时天气炎热,也是雷阵雨高发的季节。
东汉刘熙在《释名》中解释大暑。他说,“暑是煮,火气在下,骄阳在上,熏蒸其中为湿热,人如在蒸笼之中,气极脏,也就称“龌龊热”。
此时天气开始变得闷热,降雨多,土壤浸润,空气湿热土地也很潮湿。时常有大的雷雨出现,大暑末期,雨热同期,夏季到达极盛,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大暑需过五关第一关:养阳关大暑天,大自然阳气由盛转衰,人们阳气外泄,易导致元气不足,机体的功能严重的下降。比如,出汗太多容易伤津,使免疫力下降,让感冒乘虚而入。故夏令养生应以阳气为主,以防阳气不足。
第二关:情绪关大暑酷热,易使人情绪激动,导致血压上升,诱发高血压、心肌梗塞和心率紊乱等疾病容易发作。亦会导致肠胃功能的紊乱,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等疾病的发生。此外,中风也是夏天高发病,需引起重视。
第三关:湿热关夏天多暑多湿,人易头重脑疼,容易倦怠、胸闷、胃口不好。
对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而言,夏季要多注意保养,以防咳嗽、气管疾病的反复发作。而对于体质湿热者来说,手心脚心常有发热感,且在湿气和热气交相作用下,容易便秘,大便显得*而臭。
第四关:睡眠关夏天昼长夜短,夜间温度也较高,影响睡眠质量,长此以往易造成“阴阳失衡”,加大心血管疾病的发作风险,如高血压患者易血压升高,心绞痛患者发作频率提高。
第五关:饮食关夏季应多食用低糖、低盐、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的食物,尽量少吃辛辣、油炸的食品。夏日饮食不宜过饱,吃到七、八分饱即可,但要注意全面、均衡的营养搭配,不可挑食、偏食。
有些人受天气影响,食欲不振,可以清淡饮食为主。
抓住中伏冬病夏调大暑是温度高,阳气盛的时节,冬病需夏治,故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风湿痹证等阳虚症,此时是调理的好时机。
夏天容易被湿气侵体,使得脾胃功能虚,令人浑身乏力,再加上吹空调,造成湿寒交加,导致关节风湿、提前老化,肌肉僵硬,尤其是肩颈酸痛,水肿肥胖,面色蜡*……
大暑艾灸很有讲究此时艾灸,可直接将阳气注入,把体内的湿寒祛除,疏通血气,补充精神,恢复身体的健康和活力。
在“三伏天”施灸能增加机体的免疫功能,是改变虚寒体质,祛湿驱寒的*金时机,要根据自身体质进行艾灸调理,方能更好的达到预期目的。
1、阴虚质
表现为:形多瘦小,面色多偏红或有颧红;常有灼热感,手足心热;口咽干燥,多喜饮冷;唇红微干,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弦或数。
阴虚建议艾灸:三阴交、太溪穴和涌泉穴。
、阳虚质
阳虚质多由虚寒征象,常见的有胃阳虚、脾阳虚、肾阳虚等。主要表现有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脉沉微无力等。
阳虚建议艾灸:命门穴、肾俞穴和中脘穴。
3、气郁质
表现为:形体消瘦或偏胖,面色萎*或苍暗;性情急躁易怒,容易激动,或忧郁寡欢;病则胸胁胀痛或乳房小腹胀痛,月经不调,痛经;或腹痛肠鸣,大便泄利不爽,舌淡红苔白,脉弦;
气郁建议艾灸:太冲穴、关元穴和足三里穴。
4、痰湿质
表现为:身体肥胖,嗜食肥甘,口中粘腻;食量较大,多汗,既畏热又怕冷;病则咳喘痰多;或恶心呕吐,大便溏泄;或四肢浮肿,小便不利或浑浊;或身头重困,关节疼痛,肌肤麻木不仁;
痰湿建议艾灸:丰隆穴、太白穴和足三里穴。
5、血虚质
血虚体质是以人体血液亏虚为主要特点的体质状态。多以面色淡白或萎*,唇舌甲色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多梦,手足发麻,妇女月经量少、色淡、后期或经闭为主。
血虚建议艾灸:中脘穴、血海穴和足三里穴。
大暑天气酷暑难耐,注重养生,健康度过一整“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和图片综合自网络,本平台重在交流分享,非商用,若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提醒:本平台分享出来的方剂、配穴建议、施灸方案等仅供同道参考和交流,并非适合所有人群,建议患者就医辩证诊治,请在医生的指导下使(服)用。
目前+人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