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早期外阴癌个体化治疗研究
作者:涂画、*鹤、顾海风、万挺、冯艳玲、刘继红选自:中华妇产科杂志年8月第50卷第8期-页目的Objective
评估基于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的不同手术方案治疗早期(临床拟诊为Ⅰ~Ⅱ期)外阴癌的可行性及效果,探讨合适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方法Methods
收集年1月至年12月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早期外阴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选择其中行前哨淋巴结(SLN)探查的患者共74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5岁(18~87岁)。手术方式包括SLNB、腹股沟淋巴清扫术(IL)和外阴肿物广泛性切除术,术中对SLN进行快速冰冻病理检查,根据SLN有无转移确定手术治疗方案,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病理检查结果,评估SLNB的价值;中位随访时间为41个月(3~个月),分析患者的复发和生存情况。
结果Results
(1)手术治疗方案:
74例行SLN探查的患者中,68例(92%,68/74)患者成功识别至少1枚SLN,随后接受了SLNB,并同时行外阴肿物广泛性切除术。这68例患者中,21例患者SLN有转移,其中12例(A组)SLNB后加行双侧IL,9例(B组)于单纯SLNB后行放疗;47例SLN无转移,其中26例(C组)SLNB后加行双侧IL,发现1例非SLN的淋巴结转移,21例(D组)单纯SLNB后予随访观察。
(2)围手术期情况:
行SLNB+IL患者(A组+C组)的手术时间为(±38)min,术中出血量为(98±99)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32d(18~62d),均明显多于单纯SLNB者[B组+D组;分别为(82±22)min、(45±28)ml、15d(8~24d);P0.05]。38例行SLNB+IL患者(A组+C组)中,21例(55%,21/38)患者(共44例次)出现并发症,包括切口愈合延迟16例、下肢淋巴水肿14例、淋巴瘘8例、下肢静脉血栓3例、感染3例;30例行单纯SLNB患者(B组+D组)均无上述并发症发生。
(3)病理检查结果:
术前活检、术中冰冻与术后石蜡标本的病理检查结果均符合,符合率均为%。
(4)SLNB的价值:
SLNB用于诊断早期外阴癌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95%,特异度为%。
(5)复发及生存情况:
随访期内,11例患者复发,总复发率为16%(11/68),中位复发时间为8个月(1~50个月);9例患者死于本肿瘤,中位生存时间为15个月(3~36个月),3年总生存率为85%。其中,SLN有转移(A组+B组)和SLN无转移(C组+D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58%和9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A、B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66%和5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C、D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和92%,两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
(6)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预后与淋巴结转移、病理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肿瘤部位类型明显相关(P0.05);而与年龄、肿瘤直径、手术方式无关(P0.05)。
多因素分析显示,仅淋巴结转移(RR=21.57,95%CI为2.68~.10,P=0.)和肿瘤部位类型(RR=7.85,95%CI为1.79~34.50,P=0.)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结论Conclusions
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早期外阴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SLNB可准确判断早期外阴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状态,对SLN无转移的患者免除IL可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术后恢复时间,且不会显著增加复发的风险。
关键词KeyWords
外阴肿瘤;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淋巴转移;个体化医学;淋巴结切除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