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同心
患者杨某,女性,因发现声门医院,建议手术治疗,后于我院耳鼻咽喉科就诊,经行德国艾克松电子喉镜检查,发现声门下后联合处一新生物,详细询问病史后得知患者有长期胃食管反酸病史,经科室病例讨论研究,程占刚主任考虑患者声门下肿物为反流性疾病引起的接触性肉芽肿,拟行手术微创切除加术后抑酸治疗,但是由于患者身体原因无法暴露声门、进而很难进行显微镜下微创切除,通过与家属协商,最终决定:不予手术,单纯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40mg餐前口服2/日抑酸治疗2个月+西米替丁1个月,保持饭后坐姿1小时后可平卧,依此方法循环。此患者因曾受脑外伤,目前生活基本无法自理,全靠家属照料。此次,通过医生、患者及家属密切配合,尤其是家属的精心照顾,跟踪复查发现声门下肿物逐渐变小直至消失,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方法及治疗结果非常满意。
治疗前 治疗后咽喉反流性的疾病就是指胃酸、以及胃的内容物(包括胃中的酸气)等反流到咽喉部,引起的症状或组织病变学改变,所导致的以咽喉部症状为主的疾病。咽喉反流性疾病临床较常见,如慢性喉炎,即跟咽喉反流相关,但这种反流性的咽喉炎,与普通慢性喉炎不同,有自身的特征性表现,如可出现后联合的增生,还可出现局部黏膜的红斑或是喉接触性肉芽肿等,因此,单纯手术治疗复发率高,抑酸治疗则是重要手段。如果反流位置再往上走,可出现反流性咽炎,甚至出现反流性中耳炎或反流性的鼻炎、鼻窦炎等等,因此,不容忽视。此患者的成功治疗,完全得益于我院耳鼻喉科为其精心制定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得益于患方的支持与紧密配合。
疾病的治疗与康复与患者及家属的充分理解和密切配合是密不可分的。疾病是我们共同的敌人,让我们医患同心,相互间充分尊重、理解、支持、配合,更快更好驱除病痛,享受健康!
医院耳鼻喉科
门诊:
病区:
资料|刘洋
版面|杨波